歷史
從小的夢想就是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筆電,在國中獲得第一台 MacBook Air 2017 ,中間轉轉賣賣換換,到高中變成了 razer blade 15 , 但是 Windows 的重量和一大坨的變壓器我的肩膀真的承受不住,於是因緣際會他轉生成了桌機
只可惜開始接觸社群後,從龜在家裡的宅砲,變成會出門的宅砲,而且有時想再學校寫寫扣,只能用手機 ssh 回 homelab 開 Vim ,十分蛋疼,於是最終還是需要有一台筆電。
在最後的決定下入手了 MacBook Air M2 也就是跟著我到處跑的第一台筆電,但當初因為預算不多,加上有桌機可以 RDP ,所以買了最丐板的,想著應該也不常用,需要跑東西也可以 RDP 。
後面這台慢慢變成我的主力機,我發現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在 M4 一出的時候我立馬下單,升級成了 M4 MacBook Pro,而且一次就上頂一點,想著希望這台可以陪我奮鬥久一點
這台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我的主力機,直接把我的桌機搬回高雄,出門在外全靠這台
講那麼多廢話要開始說工具沒 zz
推薦小工具
用 Mac 這麼久,設定真的複雜到很多,所以先從一些小工具開始吧
挑幾個主要現在在用的講
Stats
開源的狀態監測工具,十分好用,可以顯示得資訊非常多,並且可以放在 menu bar 方便監測
Ice
開源版的 Bartender,自從 Bartender 默默賣給中國公司之後,就不太敢在使用,尤其 Bartender 偶爾就會開始監測螢幕內容,用到心裡還是會怕怕的
某次機會 CX330 跟我推薦 Ice 這款工具,基本上 Bartender 有的 Ice 都有,而且又是開源的,更加安心
不過他現在偶爾會有一些小 Bug ,希望之後更新能把一些 Issue 修好
Mos
這款是我從第一台 MacBook Air 就必裝的軟體,在 MacOS 觸控板的方向會跟滑鼠滾動方向產生一個不合理的存在
如果你要預設方式使用觸控板,你滑鼠滾動就會反向,你要習慣性的使用滑鼠,觸控板就會反向
我想這是因為 Magic Mouse 的設定關係,不過,透過 Mos 這個工具就可以解決問題
他可以將滑鼠和處空版互相反向,達成你想要的方向,而且在 Mac 上使用一般的滾輪滑鼠,在滾動時會有卡卡的感覺,他也會模擬平滑捲動,讓體驗像是觸控板一樣
安裝連結: https://mos.caldis.me/
Raycast
好用的 Spotlight 工具,裝了他再也沒有開過原生 Spotlight
Raycast 很像把你日常在 Mac 上切換應用、搜尋檔案、執行指令的所有步驟,都拉到一個鍵盤可呼叫的「指令面板」裡:只要按快捷鍵、開始輸入,就能幾秒鐘內做到原本要滑鼠點個好幾下的事情。它還支援各種擴充功能(像剪貼簿歷史、控制視窗、整合 Slack/GitHub 等)讓你幾乎不用離開鍵盤就能搞定很多雜事。
安裝連結: https://www.raycast.com/
Karabiner
可以把 Mac 上鍵盤的每一顆鍵「重製」成你想要的功能:不喜歡 Caps Lock?讓它變 Ctrl;想把某些組合鍵切換?都可以。它深入作業系統層級(比一般快捷鍵工具更底層),所以幾乎可以在任何應用裡控制鍵位。
像是我把 fn
+ h
j
k
l
設定成了上下左右鍵,這樣我可以不用將整隻手移動到鍵盤右下角,用超小的半形方向鍵選字選方向
又或是我把 F4
F5
F6
這幾顆平時用不到,又很常誤觸的鍵設定了腳本做不一樣的動作
Yabai
想像把你螢幕裡的視窗自動整齊排列,不用用滑鼠去拉來拉去,那麼 yabai 就是幫你在 macOS 上做到這件事的工具。它是一個「tiling window manager」(平鋪式視窗管理器),會用所謂的「binary space partitioning(BSP)」演算法,幫你依規則把新視窗分割給空間、重新調整大小、搬位置。 
有點像是 Arch Linux 的 window manager
可以配上 skhd 用快捷鍵進行控制
我的 config: https://github.com/osga24/dotfiles
JankyBorders
可以將目前注視的視窗加上外恇,在使用 yabai 進行控制時,非常適合拿來輔助看現在到底在哪個視窗
開發環境
基本上就是 LazyVim + tmux,這部分想要先挖個坑之後再填,不然這篇會烙烙長
結語
主要日常會使用到比較多的工具就這些,不過大多很多好用的工具我都是在終端使用,但我覺得這可以單獨拉出來在講一個了,之後有機會再來寫
嘻嘻終於把這坑填完了,如果有一些好用的工具要交流,歡迎找我!!!